查看原文
其他

保尔·瓦莱里诗7首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保尔·瓦雷里(保尔·瓦莱里、保罗·瓦勒里、保罗·瓦乐希,Paul Valéry,1871-1945),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作品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保尔·瓦雷里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保尔·瓦雷里在大学时代便突现出他的诗歌天赋,当时就有报纸预言:“他的名字将在人们的口头传颂。”但在结束法学院的学业,获得法学士学位的前后,一种柏拉图式的清心寡欲情绪控制了他。1892年9月他同家人前往热那亚度假,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可怕的夜晚”,他决定放弃诗歌和爱情,献身于“纯粹的和无私的知识。”
保尔·瓦雷里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保尔·瓦雷里在大学时代便突现出他的诗歌天赋,当时就有报纸预言:“他的名字将在人们的口头传颂。”但在结束法学院的学业,获得法学士学位的前后,一种柏拉图式的清心寡欲情绪控制了他。1892年9月他同家人前往热那亚度假,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可怕的夜晚”,他决定放弃诗歌和爱情,献身于“纯粹的和无私的知识。”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瓦雷里在国防部、哈瓦斯通讯社等处工作,但求知和深思的习惯,已成为他的生命根源了。在这二十余年中,瓦雷里一方面致力于从前在学校时格格不入的数学,一方面更在想象中继续他的真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使他在数学,音乐和哲学方面都有了不俗的造诣。
在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纪德及其他友人再三催促下,瓦雷里答应将自己青年时代的诗稿结集出版。在付印前,他想写一首40行左右的短诗附在后面,作为与诗神永别的纪念。可这小诗的想法如一星之火,使瓦雷里一发而不可收,燃烧成一首五百余行的长诗——《年青的命运女神》,描写不同性质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首诗对法国知识界的震撼之大,影响之深是惊人的。一位评论家称:“我国近来产生了一桩比欧战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保尔·瓦雷里的《年青的命运女神》。”一首诗竟比一场战争更重要,可见其受推崇的程度。
在爱好文艺的社会里,无处不听到此诗的回声。许多诗人学者甚至以相互背诵该诗为乐。巴黎有名的杂志《知识》举办了一次“谁是法国最大诗人”的选举,瓦雷里被读者不谋而合地选中了。
在其后的创作中瓦雷里迸发出杰出而全面的才华和创作力,他继承了马拉美的纯诗传统,却在诗歌中融入了关于生与死、变化与永恒、行动与冥思等哲学上的思索。1922年,瓦雷里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收录了诸多优秀的诗作,包括《脚步》、《石榴》、《风灵》等。
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海滨墓园》写诗人在海宾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当下、面对未来的结论,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变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
以保尔·瓦雷里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在匡正欧美当时浅陋直陈的诗风上,在加强诗歌的凝练、含蓄、韵味和质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





北 宋 诗 文 革 新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统治中国三百余年。历史上称宋高宗南渡(1127年)以前为北宋,南渡以后为南宋。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宋代,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也有空前的发展,然而金人的大举入侵断送了这种繁荣。与汉、唐的扩大疆土的开国相比,宋代似缺乏" 四方之志" ,所以宋人慨叹国耻国难的作品几乎与王朝同时出现;靖康之变以后,悲愤的基调一直响彻在宋代文学之中,爱国忧国情绪是空前的。宋代文学仍以诗、词及散文占主导,诗词方面流派众多,尤其词的成就辉煌,婉约派与豪放派交相辉映。
诗坛清除西昆体的影响之后,也走上健康的道路。宋代散文随着道学的影响加深而趋于浅显易懂,而诗歌却随着江西派势力的扩大而趋于雕琢博奥。古文运动的成果在宋代有了新的发展,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都在北宋。在民间说唱歌舞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戏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宋杂剧为古代戏曲的雏形。在说话基础上产生的话本,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发端。  元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经历了89年。元朝地域辽阔,各民族联系密切,中外往来频繁,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期,诗、词、散文的重要位置被戏曲、散曲、小说等文学体裁所取代。杂剧、散曲合称" 曲" ,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为" 元曲" ,元代为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杂剧文学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成熟阶段;散曲为元代的流行歌曲,是词的通俗唱法,为新兴的诗体。元代的诗、词、文在文学史上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宋初期的文坛主要承袭五代的文风。诗坛有白居易体、晚唐体、西昆体。王禹偁在诗坛主盟一时,他主张师法白居易,推崇杜甫,他较长时间做过县官,了解民情,又具有社会责任心,所以其诗作常触及社会弊端,同情劳动人民,如《对雪》一诗,由茫茫大雪联想到运送军粮的民伕和边塞战士,并为自己不能为此尽责而自责。他还注意民俗民歌,《畲田词》五首用民歌调写成。王禹偁和柳开都是北宋初年提倡古文的作家。晚唐体作家中林逋最为有名,他隐居杭州西湖,有不少咏西湖风景的诗,尤其喜欢咏梅花,如《山园小梅》,很有韵味。西昆体因杨亿编集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诗集中的五分之四为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的诗作,这个诗派注重音节铿锵,词采精丽,还爱用典故以显示功力。西昆体因过于雕琢和掉书袋,以流作源,失去生命力。他们的散文风格也晦涩与堆砌词藻,同称西昆体。




推荐阅读:

惠特曼诗12首

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阿赫玛托娃《爱情》

阿赫玛托娃《黝黑的少年沿着林荫道漫步》

阿赫玛托娃《有个声音呼唤着我》

阿赫玛托娃《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阿赫玛托娃《最后一次相见》

别德内《指路的星星》

荷尔德林诗15首

威廉·莎士比亚诗20首

约翰·多恩诗4首

托马斯·纳什《春》

克里斯托弗·马娄诗3首

爱德蒙·斯宾塞《贺新婚曲》

爱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

英国中古民谣6首

普希金诗15首

华兹华斯诗8首

弗朗西·耶麦诗12首

席勒诗52首

魏尔伦诗10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诗32首

万叶集Ⅰ

叶芝12首

爱伦·坡《赠海伦》

朗费罗《黎明》

歌德诗2首

泰戈尔诗2首

圣诗4首

千代尼俳句3首

日本俳句选:冬卷

耶可布森诗3首

阿斯内克《呼声》

易卜生《索尔薇格之歌》

普希金诗12首

保罗·穆尔顿诗13首

洛尔迦诗26首

夸西莫多诗19首

帕斯科里诗3首

帕韦塞诗3首

彼特拉克诗6首

普利埃泽《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莱蒙托夫诗36首

屠格涅夫诗28首

连蒂尼《奇妙的爱情》

莱奥帕尔迪诗5首

比亚乔·马林诗3首

米开朗琪罗诗8首

蒙塔莱诗12首

保罗·策兰诗21首

高银诗13首

博尔赫斯诗11首

勒韦尔迪散文诗19首

史坦纳·布拉奇诗3首

亨利·德·雷尼埃诗4首

雨果诗8首

爱德温·阿灵顿·罗伯逊诗7首

里尔克诗17首

荷尔德林诗16首

莱蒙托夫诗31首

柯尔律治诗11首


鱼床侵岸水 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 花树满春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